现如今网上出现大量的货运APP,物流公司人员可通过货运平台注册认证之后,在上面进行缴费皆可发货调车,然后货车司机通过浏览发货信息来联系物流公司,如果价格方面合适的话,双方就可达成协议。专线也正式看中了这个热头,纷纷打电话进来咨询,也不像以往那么被动,只能等着被选择,这下可以主动选,所以成交率也在不断向上升高。
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支柱行业,中国公路物流在历经高速发展后,现在整个行业里呈现,快递有顺丰三通一达五巨头,零担快运有安能、德邦等大佬坐阵,尴尬的是一想到专线企业,则会用散、小、乱来形容。
专线市场一直以来,没有长出巨头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点:
1、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
(1)长期大打价格战
在整个专线物流行业里,价格战是非常常用的竞争手段,价格战打了一遍又一遍,导致现在很多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都死在为生存而战,更不要提发展了,所以专线企业一定要逃离价格战这个恶性竞争的圈。
(2)服务方式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
现在很多专线公司的产品过于单一,而提供的运输服务也大致相同,导致各个专线都没有明显的差异,甚至是大同小异,就因为每次接到的货都比较零散,就很容易把货送错地方,就比如把原本送到这个地方的货送到另一个地方,导致收货人那边收货时间延迟,然后专线这边也造成了费用,造成的结果就是好多专线只合作那么一次,所以对于客户来说,就会没有信任度,也就不会再考虑下次合作了。
2、市场进入“绞杀”局面
很多快递公司和大车队企业,他们要么把自己的业务领域拓展了,要么就业务石沉大海了,纷纷涌入大量的人来抢夺专线市场。

(1)很多快递公司开始拓展业务范围
现如今网上出现大量的货运APP,物流公司人员可通过货运平台注册认证之后,在上面进行缴费皆可发货调车,然后货车司机通过浏览发货信息来联系物流公司,如果价格方面合适的话,双方就可达成协议。专线也正式看中了这个热头,纷纷打电话进来咨询,也不像以往那么被动,只能等着被选择,这下可以主动选,所以成交率也在不断向上升高。
例如很多快递公司做大了之后,开始进入专线市场争夺利润,就好比顺丰、中通、圆通等。
虽然它们看似跟专线主体业务不冲突,但是已经慢慢瓦解了专线市场的部分份额,依托自身强大的网络配送体系形成竞争优势,进行业务延伸。
(2)大车队通过业务下沉进入专线
大车队近年来也开始进入专线市场厮杀,比如原来一些单边物流的客户都是专线公司在做,但由于大车队自身的竞争一直比较残酷,所以部分企业开始逐渐及单边运输市场,运营一些单边整车的业务。
3、专线企业定位不明确
很多管理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谈不上长远的规划,对企业的定位普遍都不明确,现在专线干的东西太多了,不仅要在前段把控货物、中端负责运输,还要担心末端的落货以及配送。然而,大而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成本还摆在那里,业务垂直才更具竞争力。
专线的价值在于个性化和灵活性,而专业又专一的定位,就是要将业务做精、做细、做垂直,才有机会打造属于自己的行业壁垒,进而提高行业的竞争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