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项法规最后能够最终落实,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手段,是解决目前司机群里困局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最近一段时间以内,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督局,甚至是总理都先后发声明要改善运输行业的环境和货车司机的生存困境。这项措施可能也解决目前运输行业存在问题的一环。
公安部新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增加了载货车24小时内行驶时间累计超过8小时扣3分的规定。值得一提的事,之前的记分管理办法并么有对一天24小时内的累积行驶时间进行规定。这也意味着公安部起草的这个新的记分条例,着重于规定司机执行8小时工作制。我们来分析一下这背后有什么用意,是表达了对司机的人文关怀,还是加剧了长途货车司机的生存压力?
新《办法》规定,若出现以下违法行为,从扣12分变成扣9分。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车号牌或者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的;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以及24小时内驾驶时间累积超过8小时的。若出现以下违法行为,从扣6分变成扣3分。驾驶校车上道路行事前,未对校车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的,或者驾驶存在安全智能隐患的校车上道路行驶的;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少于20分钟,以及24小时内驾驶时间累计超过8小时的;造成致人受伤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超过8小时的,一次记9分。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以及24小时内驾驶时间累计超过8小时的,一次记3分。

如果这项法规最后能够最终落实,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手段,是解决目前司机群里困局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最近一段时间以内,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督局,甚至是总理都先后发声明要改善运输行业的环境和货车司机的生存困境。这项措施可能也解决目前运输行业存在问题的一环。从表面上来看,有些人认为,这项措施的实施是压缩了货车司机的劳动时间,这样的话货车司机可能会比以前挣得更少了,生存压力比较大,因为过去的时间里大多数货车司机都是靠这些加班加点来挣工资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样措施的实施有利就会有弊,有利的方面,就像我前面说的大多数货车时间都是利用这点加班加点的时间来挣点加班费用的;至于有弊的地方就是这样措施的实施让货车司机自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大家都知道疲劳驾驶带来的危害有多大,这不光是自己本身的事情,更是一个家庭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利弊相结合,就促成了我们现在货运物流的发展。
就像前文所说,怎么解决运力供大于求的问题,有人也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
一、加大货运市场的门槛,车辆少了,司机的话语全必然就会提高,回头车的价格自然也会提高了,这个必要要政策来引导和调节了,提高货运司机的进入门槛。
二、加强对货运平台的掌控,可按公里数制定最低保护价格,如果货主发布的运输低于每公里保护价格的,平台就不通过其发布的信息。
三、加强对货车司机权益的保护,减轻货运司机的各种分担,谨防一些货主和三方物流公司拟盘夺本应货车司机享受的权益和福利。不过这一点好控制,这需要发挥一些物流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
而这次交通运输部通过压缩货车司机的工作时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调控不仅优化了货车司机的工作时间,改良了运输行业的工作环境,减少司机职业病的发生,也将会大大解决货车司机疲劳驾驶导致的顽疾,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同时解决了货运车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样可以缓解司机之间的相互杀价,有可能会让运输价格回归理性,因为货车司机不够用了,货运司机就有了议价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