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流,是最典型的新模式和传统模式的交结,消化着固有的冲突,磨合着发展的脚步,物流这个传统服务行业,可以说不只是传统,有时候还呈现着原始,互联网人试图在找寻这个行业的痛点,然而你扎根到这个行业里走一圈就会发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角色都有痛?干线的网点支出、落货费,搬运费,上门费,装卸费各种费用的标准化和结算、货源、手工操作、货损货差、上游压款、最后一公里、时效等等,当一个事物全是痛的时候他就没有痛了,已经麻木,更没有机会。所以“互联网+物流”,不是试图去做一个全能,去解决所有的痛,你也解决不了,聚焦一个痛点,深挖掘就会产生机会。我曾经痴迷于大数据无法自拔,也曾想过去造假,但是这种想法转瞬即逝,不过投资热催生了一群投机者,为了讨好投资人,去刷数据,去伪造数据的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其实也不可厚非,然而这种方法会产生好处吗?或者说会产生效果吗?天天看着自己造出来的假数据,心里是何种滋味?在这些假数据中,是否能够寻找到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和市场方法?长此以往,从自我欺骗到自我麻醉最终自取其亡。
“互联网+物流”是一个趋势,但是互联网人不代表物流的未来,只有结合物流,找寻到帕累托最优的组合方式,沉淀下来,卧薪尝胆,一边摔倒,一边爬起来,一边受挫,一边醒悟才能够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方向比方法重要千倍万倍。